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校园风光>>正文

微信办公一定要注意这些,已有干部犯了错!
2018-05-23 15:29  

现在工作交流拉一个群,

部门开会拉一个群,

项目讨论啦一个群,

不少单位、部门都有自己微信工作群。

不可否认,利用微信办公

确实可以为工作带来一些便利,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你要知道,

一些涉密的信息,

利用微信传播的风险是极大的,

也是不符合保密规定的。

公职人员们注意了!

已经有人用微信办公时,

导致机密文件泄密被处罚。

微信办公泄密有哪些情形?

暴露了什么问题?

应当如何解决?

 

几起典型案例

 

案例

01

紧急传达致泄密

2016年10月,某市市委某部门为部署相关敏感工作,印发了涉密文件,并通知该市29个乡镇派人签字领取文件。某乡政府干部洪某到市委领取文件后,认为事件紧急,又正值深夜,便将文件拍照发送到乡政府微信群。群成员杨某看到后,立即转发到其他微信群。之后,该件被数次转发到多个微信群和微博。

本案暴露出的典型问题是相关公务较为紧急,需要立即通知、部署或处理,当事人为迅速办理有关事项,不顾相关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利用微信群发送涉密文件,导致泄密。

保密部门组织查办的微信办公导致的泄密案件往往存在着某种“客观因素”:待办公务紧急,其他通信方式不畅,无法当面交办或报告,技术失误等。但实际上,“客观因素”的背后,是当事人漠视保密法律法规,对发生泄密后果心存侥幸、麻痹大意或放任自流等主观心态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

案例

02

汇报工作致泄密

2017年10月,某单位办公室副主任肖某,为向在外检查工作的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找到保密员赵某查阅文件,擅自用手机对1份机密级文件部分内容进行拍照,并用微信点对点方式发送给在外检查工作的领导。

本案基本情节是有涉密事项需要向单位领导请示、汇报,但有关领导不在单位,当事人擅自使用微信点对点方式发送给上级。点对点发送涉密文件资料的扩散范围要小于群发方式,但在违规性质上没有根本区别。

案例

03

领导交办致泄密

2017年10月,某县司法局从机要局领取4份涉密电报后,交给跟班学习的刘某。因当时为“十一”长假期间,刘某便将4份文件报头拍照后发至司法局工作微信群,并请示局长何某如何处理,何某在群里说电报内容不是很清楚,让刘某把文件内容发到群里告知大家。随后刘某将文件内容全文拍照后上传至群中。

本案是属于领导干部要求、安排或指令当事人违规利用微信发送涉密信息的情形,反映出个别领导干部保密意识不强、保密常识匮乏。部分案件中,单位负责人明确指示下级把涉密文件发到工作微信群,安排相关工作并提出具体要求,全然不顾国家秘密的安全,给单位的保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案例

04

多种行为并存泄密

2017年7月,某市市委某部门工作人员宗某通过机要局将密码电报发往12个建制县(区),通过非密传真将密码电报发给4个非建制区。某区值班室工作人员杨某接到传真后,向区党工委委员徐某电话汇报密码电报的有关情况,徐某要求其通知该区综治办主任路某和社会事业局局长张某。

杨某电话通知了张某,并按其要求用手机将密码电报拍成图片,以彩信的形式分别发给了张某、徐某和该区副主任赵某。张某将收到的彩信图片以微信的形式发给社会事业局民政工作负责人陶某,并要求陶某“把通知发到民政微信群,并提出相关要求”。陶某遂将微信图片发至工作微信群,其中群成员某乡民政所所长张某又将微信图片转发到其他微信群,多次转发后被境外社交网站刊登。

本案涉及多种保密违规行为。宗某使用非密传真发送密码电报,杨某将密码电报拍成图片并使用彩信发送,张某使用微信点对点方式发送涉密图片,陶某、张某在微信群中发送涉密图片的情节,无一不构成违规。实际案件中,各种违规行为往往相互交织、互为作用,致使涉密信息一再扩散,微信仅构成其中一环或一种媒介,这也是信息化时代泄密渠道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文件泄密都是微信的“锅”?

其实,从技术角度看,

无论微信也好,QQ也罢,

它们只是提供功能与应用,

并不能对涉密信息作出有效识别和区分。

微信办公导致泄密问题

并不在于微信本身,

而在于机关单位保密管理松懈、

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淡漠。

近年来,

微信、QQ等通讯软件导致泄密

的案件数量不断攀升,

作为机关单位,该如何应对呢?

微信办公泄密的应对之道

针对近年来微信办公泄密案件数量不断攀升的态势,机关单位有必要开展专项保密教育,让干部职工普遍认识到微信办公的开放性质,普及信息与网络管理保密知识技能,并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原则上不提倡使用微信办公

因工作特殊、确有需要的,可以在控制范围内组建工作群,交流内容严格限定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禁止传播一切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信息;

二是禁止涉密人员使用微信办公

将涉密载体流程管理与智能手机使用管理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消除涉密文件数字化的隐患;

三是把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层层传导到每一个人

干部职工不仅要保证自己不使用微信传密,发现此类情况还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微信也不例外。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使用微信的时候,都要经常拿纪律的尺子量量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要时刻紧绷纪律之弦,切记使用微信莫“任性”。

除了不能在微信群里发布机密信息,

还要提醒各位公职人员,

微信群里,

这些问题同样要注意!

01不要在微信群里妄言

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规范在微信等网络空间的言论,自觉维护网络宣传阵地,树立良好形象,决不允许自行其是、不负责任地发表各种错误言论。

02不要在微信群里散播黄赌毒、暴力恐怖、谣言诈骗等信息

不要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等信息。不要散布暴力恐怖、谣言诈骗等信息。目前,有微信群里存在一些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信息。群主和群成员也有维护群内公序良俗的责任。这一点,党员干部尤其要注意!

03不要在微信群里参加非法活动

不要组织、参加反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网络论坛、群组、直播等活动;不要通过网络组党结社,参与和动员不法串联、联署、集会等网上非法组织、非法活动;不要参与网上宗教活动、邪教活动,纵容和支持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其活动。

04不要在微信群里发布机密信息

不少单位、部门建立了微信工作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涉及国家和工作单位的机密信息不要乱发,哪怕一对一发也不妥,信息网络时代都有被记录和泄密的可能。

05警惕微信红包类“微腐败”

党员干部能否抢红包取决于两点:一是区分场合,看是否在工作时间;二是区分金额,看是否明显超出礼尚往来标准。抢过红包之后才发现明显超出礼尚往来标准,应务必退还。

此外,领导干部不能与企业家微信红包互动。如果有利益输送可能,即使这种互动在微信群内也是不可以的。

关闭窗口
· 档案馆党支部组织开展“追寻烈...
· 学习资料 | 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
·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 凝心铸魂向复兴——写在学习贯...
· “偷梁换柱”:谢小米将待销涉...
· 世界备份日 | 您的数据真的安全...
· 图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档案馆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图书馆东副楼

  联系电话:档案查询0851-83227072、档案归档0851-83227100 邮箱:gzsfdxdag@g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