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档案馆前身为贵阳师范学院文书档案室,建于1961年,时为校党委办公室的内设机构。1991年12月,贵州师范大学综合档案室成立。200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档案馆(副处级建制)。2010年,升格为正处级单位。档案馆既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下设综合档案室、信息技术室和档案编研室三个办公室,校史馆隶属于档案馆,由档案编研室代管。
档案馆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东校区图书馆东附楼一楼,馆舍面积约7000㎡,其中档案馆面积约6000㎡,校史馆面积约1000㎡;现有在岗职工16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3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
贵州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丰富,设有国立贵阳师范学院、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三个全宗,分为文书、教学、科研、基建、出版物、会计、仪器设备、声像、外事、实物十个门类。截止2025年,馆藏各类档案7.4万余卷,纸质照片3万余张、电子照片1.75TB,印章758枚,实物2321件,资料1390本等。这些档案记载了贵州师范大学八十余年来创建、变迁、发展、建设的历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贵州师范大学档案馆坚持“为党管档、为国留史、为民服务”工作理念,以加快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提升档案服务水平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学校领导决策、修史编鉴、档案利用及校内外交流及等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档案的价值和作用。2023年,开始开展“网上查询档案”服务,为广大档案利用者提供更为便捷、快速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
贵州师范大学校史馆位于档案馆一楼,以学校80余年历史发展为主线,融汇“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大学精神和“慎思笃行、博学致新”的校训,以“师道·年轮”为主题,共为三大历史时期(1941年-1950年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时期、1950年-1985年贵阳师范学院时期、1985年至今贵州师范大学时期),五个主题展区(启道·烽火辟莽、立道·生根树本、执道·繁枝茂叶、大道·成材成林、循道·生生不息)。校史馆通过珍贵的档案文献、历史文物、图片图表、绘画雕塑、场景复原等形式,辅以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浓缩学校80余年的办学历史,以师道为魂、香樟为象,在回顾学校历史,展现办学成果的同时,彰显贵州师大特有之风骨气质,传承华夏数千年崇奉之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