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学校档案馆正式启动死亡档案整理工作。
目前,学校档案馆馆藏人事档案中有死亡档案近500卷,根据有关规定,死亡档案5年后应转为文书档案。作为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死亡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现实表现等方面内容,是个人成长历程的宝贵见证,更是学校的宝贵财富。由于馆藏时间较长,部分死亡档案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褪色、霉变等现象,亟待保护。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用先进的档案保护技术,防止档案的破损、褪色、霉变和散失。对已经破损或者字迹褪色的档案,应当及时修复或者复制。对重要档案和破损、褪色修复的档案应当及时数字化,加工成电子档案保管”。同时,死亡档案一直沉寂在人事档案库房,长期无人过问,更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开发,其“见证历史”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为延长死亡档案使用寿命,进一步挖掘死亡档案在“见证历史”及构建多元校园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作用,档案馆希望通过本次整理工作,在规范整理、保护和开发死亡档案的同时,为学校和个人留存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